4/20雜記~
我今年要拍的電影短片,兩週前去唱片公司聽歌挑歌,當時是用音響聽的。雖然選到了一首覺得還不錯的,但沒有太多感覺。
4/20一早中午起來(這語法沒問題),唱片公司傳來了我選的那首歌的片段demo讓我試聽,我用airpods聽,幹!好聽到要哭了!真不虧是我最愛愛愛的華人男歌手!
記得幾個月前我很任性的跟朋友說,我的電影短片主題曲想找某某歌手,還找了一首英文歌當參考,Greg Laswell的For You,說「我要這個風格的」。那時朋友說,可能不容易,因為某某歌手的新專輯不是這個路數。結果出來的這首歌完全出乎我意料啊,聽起來跟我最愛的英文歌曲Jason Mraz的Details in the Fabric是同一種曲風,讚!
(不過現在還沒談定,希望不要有變數QQ)
下午要去內湖開會,路上一直聽這demo,心情很好,結果開會過程整個讓我傻掉。
是個電影的案子,我是編劇,已經陪這案子走了一年半。原本我是都不想接委託案,但是找我的是一位我很喜歡很崇拜的編劇,所以就答應了。主題和大綱雖然不是我定的,但最後這一版劇本是我主筆,所以還是滿期待的,無奈監製籌資上一直有困難,就懸在那,明明主創們早該拿到的費用卻沒有如期拿到,可是大家看監製那麼辛苦也就都沒計較了,畢竟眼看電影拍不成了。
上週出現一線曙光,於是我和監製去跟投資者開會,開完會投資者覺得有興趣,所以他們又約了這天再開一次會,然後就是痛苦的開始。
投資者的想法我理解,但看著劇本被迫要往一個不好看的結局改,真的是...偏偏投資者想先看完我們照他意思修改後的大綱,才決定要不要投資,也就是,他們還在觀望。等等,所以意思是如果我們改的他不喜歡,最後他不投了,我們就是做白工嗎?
老實說,投資者們人滿好的,但畢竟是學者,非影視圈的人,也就在想法上有了落差,做事方式也非影視圈常態。其他部分我能夠妥協,但電影結局一向是我最重視的,真的不希望用那麼粗暴的方式結束啊...
晚上跟新朋友去饒河街吃飯,突然接到了自己玩了七年的手遊的合作邀約。(其實他們之前就聯絡我了,但我總覺得是不是愚人節玩笑XD)
喔喔喔,太酷了,不虧我七年來都沒變心,希望真的能合作啊!
總之這天心情就是一直上上下下的。
話說,我大學的穿衣風格就是寬寬大大的,只是後來越穿越fit,那天去試了XL的襯衫,突然覺得這樣穿衣也不錯看,只是我看起來更瘦了...
最後還是希望大家追一下我instagram QQ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baurr/